2012年12月,英国伦敦,肯辛顿宫。 夜幕刚刚降临,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宫殿就亮起了灯光。 今晚是英国王室主办的年度慈善晚宴,邀请的都是欧洲有头有脸的商人和慈善家。 我穿着在萨维尔街定制的燕尾服,从奔驰S级轿车里走出来时,门口的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。"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林先生!"有记者大声喊着我的名字。 我礼貌地朝他们挥了挥手,快步走过红毯。 两年前这种场面还会让我紧张,现在已经习惯了。 走进宫殿大厅,我被眼前的场面震住了。 头顶的大吊灯亮得晃眼,墙上挂着看不懂但肯定很值钱的油画,穿着华丽晚礼服的男男女女端着香槟在交谈。 满屋子都是香水味和酒味,到处都是英国人特有的腔调。"欢迎,林先生!"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。 我转过身,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金发男子走过来,就是今晚的主人——威廉王子。 虽然在电视上见过无数次,但真人比想象中高,说话做事都挺有派头。"王子殿下,很荣幸。"我礼貌地回应。"久仰大名,您的公司在亚洲的表现令人瞩目。"威廉王子的握手很有力。"期待今晚能深入交流。""当然,我对王室的慈善事业也很感兴趣。" 威廉王子很快就被其他客人拉走了,我松了口气。 虽然有翻译在旁边,但这种场合还是让人紧张。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,我被介绍给各种欧洲的有钱人。 法国什么奢侈品公司的老板、德国汽车厂的董事、意大利银行家的儿子...每个人都很客气,但眼神里都带着一种打量的意思。"林先生,听说您在东南亚的投资很成功?"一位戴着珍珠项链的女伯爵端着香槟问我。"运气好而已。"我谦虚地回答。"您觉得欧洲市场怎么样?有投资计划吗?"她的眼神突然变得很专注。 我知道她想什么。 这些欧洲老贵族虽然有钱有地位,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子也不好过。 他们需要新钱,而亚洲的热钱正是他们想要的。"欧洲机会很多,我们正在考虑。"我没给具体答案。 她笑了笑,又去找别人聊天了。 晚宴正式开始后,我被安排在主桌,坐在威廉王子旁边。 菜品很精致,但说不上好吃:什么法式鹅肝、意大利松露、苏格兰龙虾... 每上一道菜都有侍者介绍来历,听起来都很高级,但我吃不出什么特别的。"林先生,您对我们的非洲教育项目感兴趣吗?"威廉王子在主菜的间隙问我。"我们计划在肯尼亚建设50所小学,预算大概2000万英镑。" 2000万英镑,差不多2亿人民币。这在慈善圈算是大手笔了。"很有意义的项目。"我点头,"教育确实是改变非洲最重要的途径。""您愿意参与吗?我们希望能有亚洲的合作伙伴。" 我知道这是正式邀请了,参与王室的慈善项目,不仅能提升名声,还能进入欧洲的圈子。 从生意角度看,这是个好机会。"我们可以出资500万英镑。"我说出了一个不算太大但也不小的数字。 威廉王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:"太慷慨了!您这样的合作伙伴正是我们需要的。" 周围的人开始用不同的眼神看我。 在他们眼中,我不再是个亚洲暴发户,而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合作伙伴。"那我们明天就可以安排团队接触,商讨具体细节。"威廉王子举起酒杯。"为了非洲的孩子们。""为了非洲的孩子们。"我也举起酒杯。 记者们的相机又闪个不停。 明天的报纸肯定会写"亚洲金融家豪捐500万英镑,与英国王室深度合作"。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我成了晚宴的红人。 各种贵族和商人轮流过来敬酒,探讨合作的可能性。 法国的酒庄老板想让我投资,德国的银行家想建立业务关系,意大利的时装公司想进入亚洲市场... 表面上看,我享受着众人的恭维,谈笑间就是几百万英镑的生意。 但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。 这些人对我客气,不是因为喜欢我这个人,而是因为我有钱。 他们的笑容虽然优雅,但眼神里的算计藏不住。 每一句客套话背后都有目的,每一次碰杯都在计算利益。"林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。"一位德国银行家举着酒杯说。"像您这样的成功人士,一定有很多人生感悟吧?" 我苦笑了一下:"感悟谈不上,就是运气好而已。""太谦虚了。我听说您是白手起家,一定吃了不少苦吧?" 吃苦?我想起了在金三角的那些日子。 四个人挤在破房子里,一包方便面分着吃,为了几千块钱和人拼命... 那时候虽然苦,但心里踏实。 兄弟们围坐在一起商量事情,花蕊会亲手给我们泡茶,王胖子会拍桌子骂娘,刘瘦子会仔细分析,默哥会静静听着最后拍板。 那种感觉,比现在在宫殿里被人恭维真实多了。"确实不容易。"我简单回应,不想多谈。 这时候,一个看起来很傲慢的老贵族走了过来。 他大概七十多岁,拄着拐杖,眼神很冷。"所以您就是大家都在谈论的中国商人。"他用很慢的语调说,每个字都带着嘲讽。"是的。"我礼貌地回应。"嗯,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,但不是一切。"他看了看我身上的晚礼服。"有些东西需要时间来积累。" 我明白他的意思。 在他眼中,我就是个有钱的暴发户,永远比不上他们这些有几百年历史的贵族。"您说得很对。"我没有争辩,只是平静地说,"时间确实很重要。" 他冷哼一声,转身走了。 这一刻,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被人看不起的日子。 但那时候有默哥在,他会站出来保护我们,会告诉我们"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莫欺少年穷"。 现在呢?我有钱了,有地位了,但面对这种嘲讽,心里还是会不舒服。 ......